猩紅熱
猩紅熱是一種細菌感染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冬春季節高發,主要以學齡前兒童居多,兒童患上猩紅熱后一般會出現高熱,皮疹,楊梅舌,疹后脫皮等表現,這種疾病通過藥物治療及家庭護理可以很好的治愈,且以后不再感染。
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(β型)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一年四季都有發生,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,夏秋季節較少。多見于小兒,尤以3-7歲兒童居多其臨床特征為發熱、咽峽炎、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后脫屑,猩紅熱少數病人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、腎、關節并發癥。
猩紅熱還有一種是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非猩紅熱患者,如急性扁桃體炎、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鏈球菌感染但未發病的帶菌者等,也就是說,有的寶寶患了上感冒后,很快就患上了猩紅熱,或是家里爸爸、媽媽患了扁桃體炎、咽炎等疾病,使寶寶感染上猩紅熱。所以同時也是會傳染大人的。這種情況是很難發現的
紅熱的傳染性非常強,通常在發病前24小時至疾病高峰期,傳染性最強。患猩紅熱的寶寶如果與正常人接觸,就會通過飛沫直接傳染他人。然而,最重要的傳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非猩紅熱患者,如急性扁桃體炎、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鏈球菌感染但未發病的帶菌者等。因此,在幼兒園常常可見到這樣的現象,即有的寶寶患了上感冒后,很快就患上了猩紅熱,或是家里爸爸、媽媽患了扁桃體炎、咽炎等疾病,使寶寶感染上猩紅熱。
起病與感冒混淆
猩紅熱起病早期,大多驟起畏寒、發熱,重者體溫可升到39~40℃,伴頭痛、咽痛、食欲減退,全身不適,惡心嘔吐,誤與感冒混淆
區別在于:猩紅熱起病的第2~3天,患者會出現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,從頸部擴散至軀干和四肢,等3~5天紅疹褪去之后皮膚會有脫屑
出疹期:皮疹
猩紅熱大多患病的寶寶發病12小時后,皮膚上出現皮疹,偶爾也有少數寶寶在2天后才出現。皮疹最早出現的部位是頸部及上胸部,一天就可遍布全身
皮疹呈鮮紅色,針頭大小,有些像“雞皮疙瘩”,若用手指按壓時,可使紅暈暫時消退,受壓處皮膚蒼白,經十余秒鐘后,皮膚又恢復呈猩紅色,這種現象叫“掌印”。面部充血潮紅,但無皮疹,口唇周圍及鼻尖則顯得蒼白,故被稱為“口周蒼白圈”。
出疹后3~4天:楊梅舌
猩紅熱出疹后3~4天,患病寶寶的舌苔剝脫,舌乳頭紅腫,很像鮮紅的楊梅,故稱它為“楊梅舌”
恢復期:脫皮
皮疹一般在2~4天退盡,病情嚴重的寶寶則一周左右才能退盡。猩紅熱退疹后一周內開始脫皮,脫皮部位的先后順序與出疹的順序一致。軀干多為糠狀脫皮,手掌足底皮厚處多見大片膜狀脫皮,甲端皸裂樣脫皮是典型表現。脫皮持續2~4周,不留色素沉著。
大多數患病寶寶隨著皮疹消退,體溫逐漸恢復正常。極少數病兒癥狀嚴重,表現為高熱、抽風、昏迷、甚至休克。有時可并發心肌炎、腎炎、風濕熱、中耳炎、肺炎等疾病。
開始出疹1~2天:逐漸蔓延全身,像“雞皮疙瘩”
猩紅熱皮疹的特點——猩紅熱起病后,發熱1~2日后出現皮疹,先見于耳后、頸部、上胸部,自上而下很快蔓延至四肢,重者手掌及足底也有;
皮疹為彌漫性細小點狀,以后隆起,有的呈雞皮樣,密布呈普遍紅暈,疹間無正常皮膚;肘前、腋部、腹股溝、腘部等處較密集。若用手指按壓時,可使紅暈暫時消退,受壓處皮膚蒼白,經十余秒鐘后,皮膚又恢復呈猩紅色,這種現象叫“掌印”。
出齊后:面部發紅且癢,口唇周圍蒼白
猩紅熱皮疹的特點——猩紅熱皮疹在2天內出齊,疹盛時皮膚瘙癢。面部發紅,但口唇周圍蒼白(環口蒼白圈)
發病一周左右:皮疹消退,開始脫皮,呈屑狀
猩紅熱皮疹的特點——皮疹出現后2日內達到高峰,發病后一周左右,皮疹按出疹順序先后消退,一般在2~4天退盡,病情嚴重的寶寶則一周左右才能退盡。
患病后第一周的周末至第二周的初始,皮膚開始出現片狀脫屑,通常顏面和頸部脫屑為糠屑狀,軀干處脫屑為鱗片狀,手掌和腳底脫屑則呈現手套或襪套狀。猩紅熱皮疹消退后,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疤痕和色素沉著,大多數患病寶寶隨著皮疹消退,體溫逐漸恢復正常。
重癥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、心肌炎及膿毒血癥。幼小寶寶本病不典型,后期易并發腎炎及風濕熱。但是極少數
猩紅熱皮疹怎么辦快速恢復
1、對于猩紅熱皮疹消退, 必須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療,早期注射足夠的青霉素,可以縮短病程,加快病愈。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~2天后,皮疹即可消退,體溫也逐漸下降。但不可隨意停藥,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,直到癥狀完全消失、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;
2、患病的寶寶一定要臥床休息,進行住院治療或居家隔離,不要與其他兒童接觸多喝白開水,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,流行期間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,接觸患兒應戴口罩,其分泌物及污染物應隨時消毒
接觸史
有與猩紅熱或咽峽炎病人接觸史者,有助于診斷猩紅熱。
臨床表現
猩紅熱的特點為驟起發熱、咽峽炎、典型的皮疹、口周蒼白、楊莓舌、帕氏線、恢復期脫皮等,是猩紅熱鑒別診斷的判別方法
血檢、尿檢等
1、血象: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數增高達10~20×109/L,嗜中性粒細胞占80%以上。紅疹毒素試驗早期為陽性。咽試子、膿液培養可獲得A組鏈球菌。
2、尿液:一般可有少量蛋白,多為一過性。并發腎炎時,蛋白增加,并出現紅、白細胞和管型。
3、咽拭子或膿液培養,分離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。
4、咽拭子涂片免疫熒光法查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。
5、紅疹退色試驗呈陽性。
6、多價紅疹毒素試驗在發病早期呈陽性,恢復期成陰性。
早期治療:首選青霉素
在猩紅熱早期進行病原治療,首選青霉素,兒童2萬-4萬U/kg體重,分2-4次,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,用青霉素治療后,80%的患兒24h即可退熱。平均1.1天咽拭子培養可陰轉,4天咽炎消失,皮疹消退。普通型患兒連用5天即可。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,直到癥狀完全消失、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
這樣可縮短病程、減少并發癥
青霉素過敏者:可選紅霉素等
對青霉素過敏者,可用紅霉素,劑量20-40mg/(kg·d),分3次或4次口服。也可用磺胺甲噁唑/甲氧芐啶(復方磺胺甲噁唑)。亦可選用氯霉素、林可霉素或頭孢菌素等。體用藥須由醫生確定。
有并發癥的進行對癥治療
若患兒發生感染性休克,應積極補充血容量,糾正酸中毒,給血管活性藥物等。并發風濕病的患兒,可給抗風濕治療。阿司匹林劑量兒童為0.1/(kg·d),分3次或4次口服,癥狀控制后,藥量可減半。積極的抗風濕治療,可預防心臟瓣膜病變的發生。發生了腎炎的患兒,可按內科治療腎炎的方法處理。
中醫治療
本病屬中醫“溫病”范疇,名為“爛喉丹痧”或“疫痧”。中醫認為本病發生乃溫毒內侵,上蒸咽喉,外達全身所致。辨證治療大體可分為三型:
(1)邪在肺衛證癥見突然發熱,咽痛,少量皮疹,舌苔薄膩,脈數。治宜清熱透疹法,方選銀翹散化裁。
(2)熱入氣營證癥見高熱煩躁,咽喉腫痛,全身皮疹,口唇蒼白,楊梅舌,脈數。治宜清熱涼血法,方選清瘟敗毒飲化裁。
(3)疹后陰傷證,癥見皮疹已消,留有余熱,神疲食少,舌紅脈細。治宜養陰清熱法,方選沙參麥冬湯化裁。
家庭治療:補充水分,流質飲食
患兒需臥床,給予足夠的水分和熱量。患兒的飲食以流質、半流質為宜,治療期間應多吃鮮嫩多汁的水果、蔬菜;避免肥甘厚味,辛辣之品;家長需保持患兒的皮膚清潔,可給患兒涂抹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。
宜食高熱量、高蛋白質的流食
猩紅熱發病初期患兒因有高燒、咽部充血紅腫等,故此時應供給充足液體,以幫助體內毒素的排出,可給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質,如牛奶、豆漿、蛋花湯、雞蛋羹等含優質蛋白高的食物,還應多給藕粉、杏仁茶、蓮子粥、麥乳精等補充熱量,
注意:食物的溫度不宜太高,這樣可減輕咽喉部充血及疼痛,宜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,一日可進餐6~7次。
恢復期:少油、少渣、半流質飲食
恢復期,患兒已退燒,皮疹消退開始脫皮,此時可改為少油、少渣的半流質飲食,可采用肉末菜末粥、肉末菜末細面條或面片湯,番茄汁、雞蛋面條,燴菜末肉末羹、燴魚丸子等。每天可給予二次新鮮水果。
然后逐漸改為軟飯,補充優質蛋白質
病情再進一步好轉時,可逐漸由半流質改為軟飯,此時應適當多選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,雞蛋,魚、豆腐等,蔬菜應盡量選用富含維生素C及維生素A豐富的有色綠葉或黃色蔬菜,如小白菜,油菜、胡蘿卜,西紅柿等。
注意:烹調時應采用蒸,煮、燴,或炒的方法,避免用油煎、炸及油酥食品。仍需少食多餐,一天可進食4~5次。
猩紅熱飲食推薦
冬瓜湯
取新鮮冬瓜500克和少許鹽,把冬瓜切成絲,放入鍋內加水慢火煨湯,湯好后加一點點鹽,適合小便短赤、口渴的寶寶;取適量白蘿卜,洗凈后切成絲。把切成絲的白蘿卜酌情加蔥油、白糖、鹽拌勻
適合發燒后食欲不佳的寶寶;
參麥綠豆粥
方法為取沙參15克,麥門冬10克,綠豆500克,粳米50~100克,然后將沙參和麥門冬用水煎,取汁500毫升,與綠豆、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。
適合楊梅舌明顯的寶寶
猩紅熱一般兩周后痊愈
一旦媽媽在發現孩子出現猩紅熱癥狀后,需要馬上帶孩子就醫治療。猩紅熱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方法,配合家庭護理,患兒一般兩周內即可痊愈。
護理:患兒痊愈后,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,玩具、家具要用肥皂水或來蘇水擦洗一遍,不能擦洗的,可在戶外暴曬l-2小時
猩紅熱治愈后需要去醫院復查
咽拭子或膿液培養
猩紅熱痊愈后,即小孩皮疹消退,體溫恢復正常,家長需要帶小孩去醫院復查,無需全身檢查,進行咽拭子培養,觀察是否陰轉
血常規
猩紅熱痊愈后,給寶寶檢查血常規,是否恢復正常,猩紅熱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數增高達10~20×109/L,嗜中性粒細胞占80%以上。
最好做一個尿常規檢查
猩紅熱病康復后2~4周時,媽媽最好帶寶寶做尿常規檢查,因為急性腎炎一般出現在猩紅熱病后1~3周,寶寶出現尿量減少、尿色變深或血尿、眼皮和下肢浮腫。
提示:
風濕性心肌炎多發生在出疹后期,如果寶寶出現發燒、皮疹,并伴心慌氣短、胸口悶和心臟部位痛,要警惕是否患了心肌炎;
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在大關節部位,呈對稱性發作,表現為關節處紅腫熱痛,并先后在各大關節出現,出現以上情況要及時就醫;
猩紅熱痊愈后三周可以上學
猩紅熱通過治療后,痊愈后三周,通過復查,沒有復發的可能性就可以上學了。
猩紅熱患病期間注意事項
猩紅熱患病期間,患兒需臥床,給予足夠的水分和熱量。患兒的飲食以流質、半流質為宜,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,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。大齡患兒咽痛可用生理鹽水漱口或杜滅芬含片
患兒皮疹消退,脫皮時,要避免寶寶用指甲去撓,否則容易被感染,最好剪掉寶寶的指甲,家長需保持患兒的皮膚清潔,可給患兒涂抹爐甘石洗劑以減少瘙癢。
猩紅熱治療需要一周左右的隔離期
于猩紅熱極強的傳染性,在猩紅熱的治療階段,是避免猩紅熱患者接觸易感人群,流行期間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,需要進行一周左右的隔離治療,患兒應注意臥床休息,一般情況居家隔離即可,上學的兒童,立即停課,待疾病痊愈后三周方可復課、復園。
猩紅熱患者居室經常開窗通風,用具消毒
患兒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,每天不少于 3次,每次15分鐘。患兒使用的食具應煮沸消毒;用過的手絹等要用開水煮燙。患兒痊愈后,要進行一次徹底消毒,玩具、家具要用肥皂水或來蘇水擦洗一遍,不能擦洗的,可在戶外暴曬l-2小時。
猩紅熱飲食禁忌
忌過甜過咸的食物
過甜的食物多食后會助長機體溫熱,并導致患兒消化不良、食欲減退。而過咸的食品如咸魚、咸菜、腌肉、龍頭烤等會刺激患兒咽喉,使粘液分泌增多,重病情。
忌發物
發物容易助火生痰,猩紅熱患兒進食發物會導致體溫升高,皮疹加劇,加重病情。這類食物有狗肉、羊肉、雀肉、公雞肉、黑魚、鯽魚、海鰻、蝦、蟹、香菜、南瓜等。
忌辛辣
辛辣的食物助火,會直接刺激患兒咽喉,導致扁桃體疼痛加劇。這類食物大多屬于調味料,有辣椒、辣醬、辣油、咖喱、生姜、大蔥、五香粉等。
忌冷飲
患兒高熱,有些家長想用涼的飲料讓患兒舒適一些,但冷飲會導致患兒食欲減退,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消化異常。因此給患兒喝的飲料和開水應以溫熱為宜。
忌較長纖維的蔬菜和水果
猩紅熱的患兒一般伴有咽部癥狀,咽部充血紅腫,給吞咽加大難度。又因高熱導致腸胃消化不佳,因此應忌食較長纖維的蔬菜和水果,如竹筍、毛筍、韭菜、豆芽、菠蘿、洋蔥、紅薯、芋頭等。
忌熱性水果
患兒進食熱性水果后極易生火,因此在高熱期間忌食龍眼肉、荔子、大棗、葡萄干、橘子等性味偏溫,患兒應少食為宜
忌油炸
油炸食物性熱且油性大,猩紅熱患兒進食后既不利于病情。凡經油炸的食品,如炸豬排、炸牛排、麻球、麻花、油條、烤鴨、烤羊肉、烤魚片等都不能讓患兒進食。
羊水穿刺用于產前診斷的最佳時間是在妊娠18~22周之間,此時胎兒小,羊水相對較多,胎兒漂在羊水中...
正常的月經需要垂體、卵巢、子宮內膜都有正常的生理活動。如果月經推遲,一般是這3個部位出現問題...
17年4月孕檢的時候查出來HPV1652陽性,當時不懂什么意思,還挺恐慌的,但是TCT結果是好的,白帶檢查也是好的。...
女人懷孕多久才會有反應?對于還不曾有過寶寶的年輕女性,懷孕之后身體會發生哪些異常反應或表現,是她們必需要學習的健康小知識。...
懷孕是人生中的重大情況之一。每個人懷孕初期的癥狀都有一些不同,如何正確辨別,盡快發現懷孕,對即將成為母親的女性來說非常重要。...
眾所周知,月經停止是懷孕早期最早、最重要的信號,且一旦月經停止,好多小伙伴們就很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懷孕了。...